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咨询选项

近期活动

更多

联系我们

电话:0762-3331706
邮箱:ycgqt717@163.com
地址:源城区公园路41号
源城区图书馆六楼

线上历史咨询

您的位置:首页 线上咨询 线上历史咨询

孩子叛逆

留言人:玲姐   发表于:2021-05-28 09:51:06
咨询内容:孩子13岁叛逆期,有什么办法吗?
心理咨询师回复: 家长您好,感谢您对源城区校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的信任。我提以下几点供您参考: 1、一定要多些包容和耐心,千万不能过于急躁,或者对孩子的一举一动总是以否定的态度来对待,很容易造成更加紧张、更加叛逆,多些耐心和自己的孩子多些陪伴,这都是非常好的办法。2、应该积极接受孩子的变化并尊重,尤其是变得成熟时主动和孩子沟通心里的想法并尊重意见,才会变得更加自信和成熟。3、应该多给支持和鼓励,学会和孩子做好朋友,才能让孩子把自己的心里话告诉父母和家人,无论任何时候来自于家人的鼓励和支持都是成长的最大动力来源,以上的方法都应该试着去做

学习压力

留言人:彤彤   发表于:2021-05-20 10:07:11
咨询内容:我家孩子马上面临升学考试了,观察了饿一下他会出现了一些问题, 比如,情绪不稳定、很焦虑,还出现考前失眠,莫名其妙就发脾气。请问老师有什么方法可以缓解吗?
心理咨询师回复:家长您好!距离高考的时间越来越近,无论是考生还是考生家长都会感到焦虑紧张,这种情绪控制不好的话,会影响到考生的高考发挥。那么,面对如此重要的考试,该如何缓解压力呢?以下有几点建议,供家长参考: 1、适当的休息很有必要:高考前一周,注意用脑,不打疲劳战,不再突击偏题、难题、怪题,避免筋疲力尽。过度紧张的大脑难以发挥考生的真实水平,适当的休息是必要的。 2、适度锻炼:可慢跑、游泳、做有氧操等,适度锻炼能提升大脑皮层神经细胞的灵敏度、耐久力、抗疾病的能力,为每天紧张的复习提供充沛的精力。 3、注意饮食起居:从食物上补充优质蛋白,如鸡蛋、瘦肉、牛奶、豆制品等,多吃蔬菜和水果,便于吸收营养,增强体力和记忆力,预防感冒和腹泻等疾病。高考期间尽量不要吃凉拌菜和海鲜,多在家吃饭,以确保食品安全,避免过敏等。 4、调整生物钟:在每天9时至11时30分、15时至17时这两个时间段内,安排相应科目的知识技能分析、考核和巩固,调整和强化体内生物钟,适应高考时间安排。还可看自己整理的错题本、提纲、图标、考卷等,重温重要公式、定理、概念等。 5、保持最佳竞技状态:考试前几天,不再尝试新试卷,适当减轻复习的密度和难度。同时,也不能处于极度放松的状态,要确保大脑皮层处于中度兴奋状态。

情绪

留言人:谢先生   发表于:2021-05-14 15:40:13
咨询内容:孩子不接受别人的批评怎么办?
心理咨询师回复:和许多成年人一样,孩子们也喜欢听表扬而反感批评。那些难以接受批评的孩子长大后,也大多会对批评持“避而远之”或干脆“拒之门外”的态度。让孩子在幼儿时代就学会接受批评,无论对一个人完整人格的塑造,还是对促成其事业的成功,都具有相当积极的意义。年 轻的爸爸妈妈们该如何让孩子学会接受批评呢?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1、有意识地早早“引进”批评。教育孩子,当然应该坚持表扬为主,但可以有意识地让孩子既听到正面肯定,也听到反面的批评。此时,须注意批评一定要语气温和,分析中肯,且以更多的表扬为前提,如:“宝宝昨天学走路一点不怕累,怎么今天就怕累了?”有意识地早早“引进”批评可以帮他下意识体会到:批评和表扬同样常见!事实上,在幼儿时期就能适应批评的孩子,长大后往往也较能适应社会,其中也包括拥有正确对待来自他人的批评乃至非议的平和心态,以及较强的承受挫折能力。 2、让孩子学会认真倾听。不论批评有多尖锐、多不中听,你都应该要求孩子认真倾听。因为只有认真倾听,才会发现其中也许确实有几分道理,最后才能虚心予以接受。从而让孩子渐渐明白:对他人的批评认真倾听,不仅是一种文明的表现,而且也是完善自我的必要方法。 3、传授冷静处理的技巧。父母应教育孩子对批评的合理成分虚心接受,甚至列出改进的办法或措施。当然,对批评者的感谢更能体现出接受批评的诚意。要求孩子掌握的“冷处理”技巧,包括:不要对批评者反唇相讥,不要“自卫还击”,不要夸张等等,相反,应在认真倾听的基础上冷静地分析出尽可能多的合理成分。 4、不必委屈接受。当批评不符合事实,也应允许孩子作出解释,因为让孩子虚假地表示接受批评,但心里大感委屈实际上不仅于事无补,还可能引发种种弊端。与此同时也要让孩子明白:解释的目的并不是推卸本来应负的责任,还应要求孩子保持解释时心平气和、实事求是的态度。 5、对批评者一视同仁。不少孩子可以做到认真倾听并虚心接受来自老师或父母的批评,但对来自同龄人的批评却拒之门外。这时应教育孩子:只要批评有道理,即便这批评来自小伙伴,也应虚心接受。  只要孩子学会了“善待”批评,批评完全可以如同表扬一样,鼓励孩子前进,而且可以起着表扬难以达到的警示作用。

手游网瘾

留言人:赖小姐   发表于:2021-05-06 15:09:25
咨询内容:孩子今年上初一,沉迷网瘾,厌学,心里只想着手机,应该怎么疏导?
心理咨询师回复:家长您好!我在这里提几点建议: 1.家长不要强势打压,应采取怀柔政策。 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孩子,他有较强的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有点固执和叛逆。如果你采取强制手段,没收手机不允许他玩。他会觉得自尊心受到伤害,跟着父母对着干,长此以往,不仅破坏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更激起孩子对手机的依赖和迷恋。 2.向孩子讲述手机的危害,让他理解父母的用心良苦。 家长要给孩子做思想工作,让他认识沉迷于手机的危害,明确这个时期学习才是首要任务。这个时期的孩子对父母的关系不太依赖,家长与孩子沟通时,要注意观察孩子的情绪,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如果家长觉得直面与孩子沟通效果不大,可以通过书信、微信等方式,与孩子倾诉彼此的想法。 3.与孩子协商使用手机的时间、次数。 让孩子一下子就戒掉手机,这种方法是不行的,家长可以先跟孩子规定使用手机的时间,在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之后,可以适当的玩手机。比如写完作业后可以玩一到两个小时的手机,双方要遵守规则,如果不遵守规则是要受到相应的处罚,比如做家务、禁止玩手机2天。 4.引导孩子通过手机学习新知识 网上的知识涉及到各方各面,通过引导孩子去筛选有益的知识,通过阅读学习更多的新知识、开阔孩子的视野。比如孩子在使用电子产品时,可以引导孩子阅读经典名著,浏览新闻,熟知各地的风土人情,也可以观看一些教育性的节目。

孩子因为同学语言暴力和老师的不公平对待导致厌学

留言人:钟小姐   发表于:2021-04-28 14:55:56
咨询内容:孩子三年级,成绩不理想,最近更是一落千丈,咨询原因,因为同学经常惹他,语言暴力孩子,还拉动其他同学进行暴力,老师不公平对待孩子,造成孩子现在上课不专心,要求转校,一进教室就发抖害怕,考试看不清题目。想逃避去上学
心理咨询师回复:孩子在学校遇到这样的事情,家长肯定会心疼的,这个时候应及时给予关心和支持,具体的情况可能需要与孩子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才能了解她的想法,您能意识到孩子的问题并且勇于求助是很积极的表现,如果需要进一步寻求专业帮助,可以拨打源城区校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热线:3331706,符合咨询条件的我们会为你安排咨询师进行面对面辅导,祝你生活愉快!

孩子多动

留言人:梓墨妈妈   发表于:2021-04-22 09:17:01
咨询内容:孩子今年读大大班,下学期马上就要上一年级了,在幼儿园老师反馈说他坐立不安,经常上课会动动来动去,不安分,这是不是属于多动症啊?
心理咨询师回复:梓墨妈妈,您好! 爱动是孩子的天性,切勿随意给孩子贴标签。多动症的两个突出表现:活动过多和注意力分散。多动症的表现主要就是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冲动,稳不住。 建议先进行血铅检查或者其他微量元素的检查,注意饮食和注意营养,积极补充。平时可以让孩子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游戏,或者看一些感兴趣的书籍,家长也可以陪孩子做一些益智类的比如说猜谜语、捉迷藏这些游戏,慢慢可以改善孩子坐不住的习惯。一般随着孩子年龄增长自然就会好转。

心理状态

留言人:小蓟   发表于:2021-04-15 19:10:03
咨询内容:生活日常的洗漱不愿去做,然后需要父母的催促,时而高兴,时而沮丧,靠手机度过每一天,对未来的感到迷茫,还有严重的拖延症,有时还健忘,我是怎么了,以前的我跟现在的我大大不同,可以说,我现在活成了我之前讨厌的样子
心理咨询师回复:您好,请问近期是否发生某些对你而言有重要意义的事情后,变得跟以前不同呢?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并且勇于求助是很积极的表现,建议你平时保持良好健康的生活方式,要从小养成一个好习惯。 改掉拖延症可以使用以下两个方法:1、将自己的目标或人生规划分解为小的目标,尤其是分解为容易完成的子目标。这时可以让自己非常快速的完成任务,就会让自己更加有效率,同时积累成功的经验。只有自己拥有足够多的经验,才能够更加自信,更加主动。2、一定要培养良好的习惯,尤其是培养快速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一定要今日事今日毕。当出现了拖延、懒散、回避等问题时,一定要及时克制,及时解决问题,不能够给自己找借口。只有养成良好的及时解决问题的习惯,才能够在工作结束时拥有更多的快乐和收获。 建议你平时保持良好健康的生活方式。 如果需要进一步寻求专业帮助,可以拨打源城区校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热线:3331706,符合咨询条件的我们会为你安排咨询师进行面对面辅导,祝您生活愉快!

父母婚姻问题

留言人:自游fish   发表于:2021-04-02 20:39:46
咨询内容:我今年15岁,这些年来,我一直在父母一直吵吵闹闹的氛围里度过,听奶奶说爸妈是通过别人介绍认识的,妈妈的学历没有爸爸高,经常会因为一些事情争吵不休,现在他们都说累了,想要分开,问我是否支持。我也不知道怎么办、不知道怎么回答他们。
心理咨询师回复:一个家庭的问题大多数是相处的问题,包括婚姻,但是婚姻的问题,不仅仅是相处的问题,它还包括夫妻两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方向是否相同,也包括夫妻两个人的学识阅历的层面是否相同。你所述说的情况,明显就是你父母两个人的学识阅历不在同一个层面,看待事情的层面不同,处理事情的方式也就不同。但是你父母同样有着一个明显的地方,那就是不会沟通,沟通是相处最佳的方法,有效的沟通,不仅仅需要双方文化层次相当,也需要两个人的性格相投。

孩子在学校跟同学相处不融洽

留言人:枫叶   发表于:2021-03-20 09:21:10
咨询内容:孩子今年五年级,经常回到家会跟家长抱怨跟其他同学相处不和谐,一点小事斤斤计较,我该如何疏导他在学校的人家关系?
心理咨询师回复: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人有着寻找朋友的渴望,这是人的一种精神需要,他渴望找到思想、感情、要求和观点一致的朋友。”孩子上学以后,接触时间最长的就是老师和同学。在学校里,孩子不仅在学习书本知识,还在学校这个集体生活中学习与同学融洽相处、学习老师的为人处世。通常,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对孩子的身心的发育成熟会起到积极作用,因此父母必须关注孩子在学校中的生活,而不能把目光仅仅放在考试成绩上。 老师是孩子的精神偶像,他们不仅掌握着丰富的知识,还因“为人师表”受到孩子的景仰。所以,让孩子尊敬老师,从老师身上学习可贵的品质,对孩子一生的成长都是至关重要的。 除了老师以外,和孩子朝夕相处的还有同学。同学是孩子的另一个精神世界,在这里大家有共同语言,有纯洁的友谊。  老师与同学,都是孩子的重要参照物,是孩子人际交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孩子通过与老师接触、与同学往来,能够从别人 性格 中找到与自己的相似之处,发现别人身上有好或不好的东西;随着交往、交流的深入,孩子就对他人的性格长短优劣有了深刻了解,从而真正做到“以人为镜”,调整和改进自己的言行。  学校的集体生活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在这里发生的每一场悲喜剧都会在孩了幼小的心灵深处留下深深的记忆。其实,孩子在学校里不仅接触班级里的老师和同学,还会与其他班级的同学和老师建立关系;从不同的老师那里获得知识,与更多同学进行交流,会开阔孩子的视野,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孩子不愿意上学

留言人:叶子   发表于:2021-03-17 11:10:41
咨询内容:孩子今年4年级不愿意上学,他觉得上学很痛苦。
心理咨询师回复: 你好,这是上学厌倦症,因为他找不到上学的乐趣,觉得上学无意义,所以总是提不起精神 建议:应该多看看谢谢励志的书,也要在学习中找寻乐趣,可以看看那个科目是他比较感兴趣的,带着兴趣去学就会有收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