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种,用积极正面的语言鼓励表扬孩子。
比如,当孩子第一次收拾整理自己的玩具,妈妈要给予适当的表扬:“宝宝好棒!会自己整理玩具,比妈妈收拾的还好!”
孩子受到表扬,当玩具再乱时,就会想到妈妈的暗示,主动去收拾玩具。
第二种,借助神态、表情进行积极暗示。
孩子在婴儿时期就能在家长的微表情中读出信息,从而判断事情的好坏。所以,家长在孩子面前的表情也会对孩子的心态产生影响。
例如,一个孩子摔倒了,如果妈妈慌忙跑过去将孩子抱起来,心疼地满脸自责。
孩子看到妈妈的紧张,会放大自己的情绪,觉得自己摔得真的很疼。妈妈越安慰,反而哭地越大声。
孩子在成长路上难免会遇到困难挫折,有时候家长一个鼓励的眼神,就有可能提升孩子的自信心,增强战胜困难的勇气。
管理好自己的微表情,是每个家长的必修课。
第三种,对孩子的优点、兴趣爱好予以肯定。
家长要看到孩子的闪光点。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一个孩子学习成绩不理想,也许他打篮球很棒或者在音乐方面很有天赋。
家长要尊重孩子的爱好,鼓励孩子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孩子受到家长的鼓励,也许在某一方面会有惊人的成就。
第四种,为孩子树立良好的典范。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将对孩子产生最直接的影响。
最积极的暗示,当然要从父母自身做起。
父母良好的素质,正确的行为规范,就是最好的家教。
有位老师说过:“一个心智还未发育完全的孩子,受暗示性强,很容易被周围人的评价所左右。”
所以,请给孩子多一些积极暗示,少一些负面暗示,让孩子在阳光、积极的状态下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