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行为习惯的养成
在上小学之前,妈妈认真平和地对孩子说,“你是小学生了,学习是你自己的事情,是你必须一个人独立完成的事情,不过你不会的可以问我。”
写作业在固定的房间、固定的书桌,放学回家以后书包放回自己房间,不要到处乱放,让孩子形成一种意识,只要坐到书桌前就是学习。自己整理书包。
不能陪作业,不能让孩子形成依赖被动的心理,否则将来整体的人生态度被动。
自己收拾玩具,做事有始有终。
二、 专注力的培养
1、 孩子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不要打扰他,包括看电视。看电视不以时间作为规定,而以一次看一集二集作为规定。
2、 孩子在自己房间的时候关门,家人进去需要敲门,进去以后看到孩子在学习,就说,“我发现你学习好专注哦”。也许没有敲门之前孩子在玩耍,但家长选择性地没有看见,敲门意味着选择性地看到孩子的专注,专注可以被夸出来。同时敲门的这个行为让孩子感受到被信任、被尊重、边界感和规则意识,将来受益无穷。
三、 保护学习的兴趣和能力不被破坏
1、 孩子做错题不要批评否定,不要给他多做课外作业,不要让孩子觉得学习是负担压力和枯燥无聊。
2、 不要催促,越催越拖拉。和孩子商量制定时间表,大约在规定时间之内完成任务。
3、 爸爸和孩子一起看书,爸爸多听少说,让孩子讲故事,表达感受和想法,培养他敢于表达和善于表达。
4、 玩耍是小学阶段的主要任务,玩耍可以培养孩子的各种能力,玩耍带来的快乐也是他将来人生旅途中的生命能量。
四、 兴趣爱好的培养
1、 阅读 养成去图书馆的习惯,买孩子自己喜欢的书,而不是家长喜欢的,顺应孩子的天性去发展他的喜好。
2、 绘画素描 可以培养孩子的立体感和空间思维,将来学习立体几何以及可以作为很多职业的一个铺垫。
3、 球类运动 能够培养团队协作能力、竞技意识,以及情绪释放的途径。
五、 他律和自律
他律是他人约束自己,自律是自己约束自己。一个不包办、不控制、不干预的孩子,就能成为一个自律的孩子,能够学会自我管理。放手让他做一切他自己能做的事情。
和老师互动频繁不可取,孩子会感觉到24小时被监控。
六、 诚实的孩子
撒谎的心理动因是害怕承担说真话带来的被打骂被批评的后果。不管孩子做错了什么,不惩罚,就能培养一个诚实的孩子。
关于打人和被打怎么处理?先听孩子讲述事实经过,再客观中立地评判是非对错。教育孩子不能主动打人,但被打要还回去,注意保护自己和对方的眼睛和下-体。
七、 怎样夸孩子
不要泛泛而夸,你真棒真聪明。具体细节地夸什么事情做得好,才能建立孩子踏实的自信心。
八、 爱的适度
溺爱是无原则的爱,会自私放纵啃老。
疼爱和宠爱,心理承受能力差,心理成熟度低,容易罹患心理疾病。
适度的关爱最可取,凡事过犹不及。
九、 睡眠
现代人普遍熬夜和黑白颠倒。中医理论认为,夜晚十一点到一点是子时,子时胆经当令,胆主决断,子时一阳初升。所以家人都要养成早睡早起的良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