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作为孩子学习和面对环境的起点,父母就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任何行为动作,孩子都有可能受其影响和做出效仿。如果是成长在一个充满家庭暴力的环境中,孩子的身心必然得不到健康的发展,也体会不到正常孩子该有的快乐,很可能因为在暴力环境中产生心理和行为上的障碍,精神处于长期紧张之中,甚至形成畸形的心理品质,长大成人后很难融入社会中。为了更好的帮助孩子正确面对父母间的暴力和夫妻之间更好地找到恰当的沟通方式,从而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呵护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活动主题
主题:远离暴力,呵护孩子成长的翅膀
二、活动组织
主办单位: 共青团源城区委员会
承办单位: 河源市中美心理研究所
河源市校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
源城区校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
三、活动时间
时间:2017年9月19日 15:00-17:30
四、活动地点
地点:源城区校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
五、参加活动人员
钟就萍(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河源市中美心理研究所特邀心理咨询师、河源市心理咨询师协会理事、河源市公安局二级警督)
六、活动对象
父母、未成年人(7~18岁)
七、活动内容
(一)分享
1、对照孩子的不良行为的表现,你的孩子(自己)有哪些症状?谈感受。
2、你来这里的目的。
3、在课程中想收获什么?
(二)练习
1、体验不同的语言带来的感受,2人一组。
2、体验做代表的感觉,2人一组。
扫描:站在孩子和丈夫(妻子)的位置上去感受他的感受、身体的感觉和想法。每人8分钟。
分享、交换:觉得对方做你的代表有达到60分的请举手,70分、80分、90分、100分。
在生活中可用这个方法去了解夫妻之间的想法、孩子的感受。更好地支持自己与伴侣和孩子有效的互动、交流。
3、体验自己和伴侣和孩子的互动方式,3人一组,选择不熟悉的人做代表,一个代表自己、一个代表伴侣和孩子,自己在旁边观察。做代表的分享身体的感觉、心里的感受、想法。然后代表自己的退出,自己站在代表自己的位置上,问对方,某某,你需要我怎样做?可以让我们的关系更好。每人10分钟。分享、交换。
(三)个案:对现场有需要的做个案,对练习中反应较大的又愿意的以个案方式支持。
(四)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讲述感受、触动以及收获。